这3种情况下吃味精,等于给自己下毒
稿源:营养师张小佩  2017-04-14 07:49:41 报料热线:51850000

味精(供图/视觉中国) 

味精是一种增鲜剂,属于调味品的一种,它本身是一种安全的物质,是以粮食为原料发酵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人体内会被分解成谷氨酸,可参与人体蛋白质的合成,被人体吸收利用。当然,适量吃一些味精是可以的,但是下面3种致命的情况,一定要知道,吃了等于吃慢性毒药。

说下面3种情况的前,先说说现在很热的“味精、鸡精致癌”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这是因为味精、鸡精里面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在超过120℃的时候,容易转变成可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其实,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了,这是因为在普通情况下,炒菜的温度都不会超过120℃,所以,我们只要在烹饪的时候正确使用(下面有介绍),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下面就该说哪3种情况下吃味精等于给自己下毒,不想要健康了。

1、调馅料加味精

这种情况下加味精,原理就和刚才所说的味精鸡精致癌一个道理。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2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

2、炒菜时先放味精

道理同前面,怎么吃味精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首先,尽量选择以水为媒介的烹调方式,比如汆、蒸、煮、炖。水的沸点是100℃,烹调温度较低,可以降低谷氨酸钠转变为焦谷氨酸钠的比例。

其次,要延缓放味精的时间。“炒素菜时,关火十秒钟以后放味精;做荤菜时,关火两分钟以后放味精”,这样更安全。

3、食用味精过多

味精中含有大量的钠,当食用过多味精时,一方面会造成钠摄入过多,导致高血压等疾病;另一方面,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代谢能力时,会导致血液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利用,尤其谷氨酸与血液锌结合,生成谷氨酸锌,可被排出体外,从而导致人体缺锌。所以婴幼儿和正哺乳期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另外,日本研究人员发现长期过量食用味精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