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花梨坎地铁站外土坡被铲引议 是辽代行宫遗址?
稿源:北京晚报  2017-02-25 16:02:24 报料热线:51850000

  北京历史文化悠久,很多优美的地名沿用至今,顺义西南部地区的“花梨坎”就是其中一个。尽管它的位置偏僻,但自地铁15号线开通后,很多人对“花梨坎”不再陌生,甚至因这特殊的名字记住了它。

  文献显示,“花梨坎”史称“华林”,曾是辽帝游牧射猎、赏花纳凉之所。然而最近,顺义一所中学的师生发现,花梨坎地铁站外的一片大型土坡,正在被人铲平。尽管研究辽代园林的资料不多,后人也未对“华林”的确切位置加以考证。但他们呼吁,不管土坡是否与历史遗址有关,都希望能保留下来,让“花梨坎”名副其实,为当地增加一些文化气息。

  查证

  花梨坎曾建辽代行宫

  地理老师刘先生向记者介绍,学者周峰在其文献《辽代的园林》中转引《辽史》卷四十《地理四志》的内容称:在南京城(辽朝陪都,今北京)的近郊,还有华林、天柱二庄,既是景宗、圣宗的春捺钵地,也是风景优美的皇家园林。

  刘老师说,“捺钵”是契丹语的音译名词,意指一种契丹民族的习俗。这种习俗包含辽帝在一年中所从事的营地迁徙、游牧射猎等活动。由于辽帝保持先人旧习,居处无常,四时转徙。“春捺钵地”就是指辽帝在春季的活动场地。

  而“华林、天柱二庄”的大概位置,在《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市顺义县地名志》两本书中可以找到描述:它们对应着今顺义区的花梨坎村和天竺村。“辽代‘华林’的景色非常优美。春季时,大片的梨花盛开在高地上,因此形成了沿用至今的地名――花梨坎。”

  现场

  大块土坡正被人铲平

  朱姓学生告诉记者,他们虽在附近生活多年,但家中老人从未谈及“花梨坎”的起源。但老人们看到她参与收集的史料,却给出更令人好奇的回答:“花梨坎地铁站外,一直有一片特别高的土坡,这确实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它会不会是辽代行宫的遗址呢?会不会是花梨坎的那道坎呢?

  王姓同学告诉记者,春节前夕,他们抓紧时间实地走访,惊喜地发现,花梨坎地铁站外的土坡真的存在,但很快就不存在了,因为有大铲车正在将其铲平。刘老师赶紧向顺义区文保部门反映此事,向他们寻求帮助。

  昨天,记者来到花梨坎地铁站,看到这片土坡的清移工作已全面展开,近十台挖掘机正在土坡上挥铲,超过二十辆卡车在“上上下下”地转运着黄土。

  现场施工的指挥人员介绍,这片土坡高约十米,长达二百米,按计划,他们要在月底前把土方全部移走。但他初步判断,这片土坡不像是古代的行宫遗址,更像是现代施工后留下的渣土堆,因为土里有不少碎石块。

  质疑

  这片土坡是否有文物价值?

  昨天,记者致电顺义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工作人员秦女士介绍,他们接到刘老师的咨询后,立即和市文物局、顺义区文物所等方面进行确认,但他们发现,土坡并不在顺义文物保护的范畴之内,文保部门也不掌握土坡的资料。“这个土坡目前没有定级,甚至没有称谓,我们也查阅了史料,但不能确认它就是古代行宫的所在地”。

  随后,记者咨询顺义区政府。对方称,土坡应该是现代遗留物。近期属地单位为提升环境,也为方便附近小区居民乘坐地铁,对这个土坡展开了整治铲平工作,“据我们了解,这片土坡和文物保护没有联系。”

  呼吁

  兴建花梨坎文化公园

  昨天下午,记者还想就土坡的来历请教几位当地老人,但发现花梨坎村已经拆迁,附近居民都住进了高楼。北京史研究会的工作人员说,一名研究辽代史的老专家已经八十多岁了,正在外地休息。青年的辽史专家特别稀少。

  对此,刘老师也感叹,辽代距今已有千年,缺少丰富的历史文献,想要求证一个历史建筑的具体位置,难度很大。但是,在这次师生合力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同学们对身边的历史文化有一种天然的渴求和认同。

  刘老师建议:“可以保留一段土坡,介绍一下辽代的历史故事。”甚至在规划空地用途时,能否考虑兴建一处“花梨坎文化公园”。“梨树在北京很容易成活。试想一下,如果市民从花梨坎地铁站走出来,能在春天里看到一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立马心情舒畅。”就算“花梨坎的土坡不复存在,但那种幸福感和文化的归属感,却能深深地走进人的心坎里。”

  本报记者 张骁 文并摄 J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