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创业服务业再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稿源:宣汉资讯网  2016-07-04 10:10:22 报料热线:51850000

  董 钧

  2016年是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洗牌的一年,也是我国创新创业事业转折性发展的一年。最近一段时间,笔者一直在思考清控科创未来的发展道路。

  清控科创是国内创新创业服务领域的“老牌”企业,经历了孵化器从提供场地的1.0版本,到提供“场地+服务”的2.0阶段,到提供“场地+服务+资金”的3.0时代,再到连接创业者、服务、经验、人脉的4.0时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清控科创自身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从最初的科技园区(Tipark),到创业街区(中关村(000931,股吧)创业大街、科创大街),再到创业社区(小样青年社区),用10余年的时间进行了服务业态理念上的创新和行动上的实践。从经验和专业技能上来讲,清控科创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底子扎实,敢于迎接挑战。

  但是,最近行业内陆续有一些负面的声音传出。诸如中国进入资本寒冬、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凉了”、创新创业热潮降温等,而作为创业动态的晴雨表,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马上被推上风口浪尖。“拓荒族”被爆面临倒闭危机,深圳南山的“地库”转让,众创空间“孔雀机构”关停,与各种担忧和唱衰的论调互相印证,又互相推波助澜。似乎隔了一个元旦,创新创业服务业就从如火如荼变得前景堪忧。

  如果上述的种种现象和推论为真,那么,这就是足以涉及到公司现行跑道是否正确的大事,必然要分外上心。因为跑道一旦错了,就是战略性失误,不是靠战术上的勤奋和实力上的强悍就可以扭转的。

  那么,今天的行业形势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中国经济新驱动”出了问题撑不下去了吗?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两个标准来判断。

  一个标准是看外部环境。不光是商业,历来事物的发展,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制造业(或者说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但刚刚结束的“十二五”时期,中国制造就已经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时至今日,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去库存、去过剩产能的压力。

  不可避免,我们也是处在漩涡当中的。清华毕业时,笔者的理想就是产业报国,所以投身当时是国民经济支柱的机械制造业、投身工业,也赶上了行业发展的黄金期。如今,行业问题频发,驱动力不足,包括笔者在内的这一代企业家,都开始寻找新的出口。而“创新救国”,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纵观全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包括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都选择了通过大力推动创新创业作为摆脱经济困境的途径。美国于2009年、2011年、2015年连续出台三版创新战略,全力推动创新创业。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每年6月18日定为美国“国家创客日”,以示对创客及创客运动的支持。目前,美国是全球创客空间最多的国家,“创客运动”被视为美国重振制造业和经济创新的重大载体。《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积极资助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并大力布局环保、健康、安全、气候、资源及交通等新兴产业领域。如果留意就会发现,早在几年前,以西门子为代表的一批典型德企就已经在重新配置业务,向上述产业领域进行倾斜。而日本、韩国政府也纷纷推出刺激创新的政策,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壮大创造条件。

  创新创业第一次被提升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高度,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创新创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双驱动之一”,随着一系列政府配套支持措施的出台,迎来发展的最佳政策红利期。

  由此可见,创新创业不仅是新形势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而且具备了实践上的可参考性,还赢得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支持。

  另一个标准是看内生动力。在笔者看来,创新力=人+要素+文化。

  首先,人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创新创业离不开主体。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这次的创业浪潮来得浩浩荡荡?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创业主体从“小众”变成了“大众”。创新创业主体的多元化,正是我们正经历的这轮创新创业浪潮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多元化的主体带来多元化的优势。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优势的海归人员创业,引进了海外优势资源,促进了创新成果走出国门;具有实践经验的体制内人员和科技企业人员离职或平台内创业,使现有资源裂变出新的能量,盘活了“人才红利”;具有创造力与激情的大学生创业,紧密结合了最前沿互联网技术与需求,挖掘出源源不断的“活水”;不以年龄职业为限、量大面广的草根创业创新,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聚合起来,形成新的“创造力的万里长城”。2015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达1479.8万家。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就坚不可摧,“大众”的力量释放出的创新势能是非常强的。

  其次,创业要素的集聚化、流通化和低成本化极大地便利了创新创业。传统创业需要什么?场地,众创空间可以解决。中关村创业大街上,从2011年4月7日开始试营业的全球第一家创业主题的咖啡厅――车库咖啡,到目前为止已经入驻了45家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基本上每家都有免费办公空间。目前,全国各类众创空间的数量超过了4000家,也就是说现有的众创空间足够满足创业者的需求。

  研发和市场,开放性更加明显。当今科学技术爆炸性发展,智能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航天技术等将在未来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创业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让技术更加开放、透明,创新门槛大幅降低。草根创新、蓝领创新、快捷和低成本创新活动大量涌现,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动下,创新边界和空间大为拓展。研发和市场条件的日渐完善为创业者削弱了旧有阻力。资金方面,投融资条件日趋完善。种子基金、天使基金、PE/VC……构建起了全资本链。

  创业团队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基本都有相对应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创新型孵化器的发展,将投资的功能加入服务范畴,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难题,而“新三板”的设立也为创业融资提供了重要支撑。关于团队,一方面,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兴起为创业者与创业者之间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创业者寻找团队提供了渠道;另一方面,以拉勾网、Boss直聘为代表的互联网招聘软件既是创新创业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创新创业人才要素的流通。 此外,开放性、共享性、流通性成为所有这些要素新的特征,创业者能便捷地找到渠道,也能快速地对接需求。

  第三,从文化的转变和深入来看,“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多年前,清控科创就策划,要把中关村创业大街打造成为中国创业文化的发源地。事实上,清控科创离这一目标也越来越近了。以前很多人不敢创业,为什么?因为怕创业失败,更怕创业失败后家人的指责、朋友的不理解和别人的嘲笑。但是现在,中国的创业文化已经非常宽容,更多的人以更理性的眼光审视创业,创业不仅是积累财富的手段,还是增长经验的途径。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极客精神、工程师文化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一批批的年轻人愿意去、能够去潜心钻研技术,懂得了为未来去奋斗,真正将目光投向了“诗和远方”。

  由此亦可见,创新创业在中国还是由内而外散发生机的。

  既然如此,又为何会有如此多质疑的声音呢?归根究底,恐怕是因为创新创业的力量现在仍显弱小。

  30多年前,有人怀疑改革开放;

  20多年前,有人怀疑互联网;

  10多年前,有人怀疑移动互联网……

  过去的人们,可能也没有办法想象今天的生活状态。买东西不用出门,淘宝集中性地链接资源又分散性地配置资源;出门就能打滴滴,共享经济的概念应用让资源利用更彻底化;购物不用带现金,线上支付的发展革新了交易活动的媒介;短信可以发语音,技术的创新突破了人与人交流的空间界限。科技发展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因此,我们不能蔑视和忽视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尽管其开端并不强势,但仍可能改变一个行业,一个产业,甚至整个产业链的格局。

  这让笔者想起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读毛泽东同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时,感触还没有这么深。作为鼓励当时的中国走出政治发展困境的良言,其对今日要走出经济发展困境的中国依然适用。

  一个个创业的梦想,又何尝不是一个个“火种”?

  而创新创业服务,正是在点燃这些“火种”,呵护这些“火种”。

  过去的10年间,清控科创将创业的火种在北京点燃,又引向天津,又引向太原,又引向青岛,又引向苏州、重庆、深圳、广州、厦门、成都、南阳、长春……

  当然,除了清控科创,还有千千万万家创业服务机构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因此,我们应该非常庆幸身处在这个行业,能够冲刺在时代的最前线,去呵护未来中国经济的“希望”。

  创新创业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很多困难,需要精心呵护与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出现。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信心,给予成长的时间。

  虽然现在创新创业的火种星星点点,散落四方。但是,在政府的“东风”助力下,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的自主创新示范区、众创空间、创新型孵化器的呵护下,终有一天,会燃成熊熊烈火,燎于原,连成片。

  (作者系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