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创投合伙人:投资环保行业要坚守三大底线
稿源:宣汉资讯网  2016-07-01 21:32:00 报料热线:51850000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7月01日讯 证券时报记者 张国锋

  成立于2001年的青云创投,是国内清洁技术领域里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而在2002年由其发起成立的中国环境基金,更是国内第一支致力于清洁技术投资的海外系列风险投资基金,这个基金囊括了国际著名开发银行、家族企业、跨国公司和机构投资人。

  与国内众多追求高且快的回报收益的风投相比,青云创投专注于做环保行业、要求企业要有社会责任,而其投资的项目,涉及环保、节能、新能源、新材料、可持续交通、智能电网、生态农业及碳排放等多个领域,但这些领域都有一个共同点:成长速度慢、周期长。

  投资环保行业的三大底线

  实际上,在2001年前后,环保领域并不被大多数投资机构看好,当时几乎难有成规模成产业的环保企业。青云创投的创始人当初为什么会毅然选择环保?青云创投合伙人张立辉接受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专访时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青云创投的创始人叶东,当时就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靠原来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肯定要兼顾到环境和平衡发展,而我们当时遇到的投资人也都有非常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要求,包括亚洲开发银行和香港的一些财富家族,都认为在中国、在新兴市场推广可持续投资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大有可为,所以青云创投从创立之初,就锁定了这个领域。” 张立辉说。

  在张立辉看来,青云创投的投资底线有三个,第一是要有社会效益,第二是要对社会的就业和福利水平有改善作用,第三是同时要有环境效应和财富回报。“这也是我们LP的要求,你不这么做,人家就不支持你,”张立辉说,“我们的投资人,大多都有长期的投资经验积累,有一定的情怀,除了赚钱之外,还想在中国推广环保理念,找到环保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所以我们投资的项目,要求不仅达到国家环保的要求,还要有改善效应,无论是技术、应用还是产品,必须要对环境改善有带动作用。”

  青云创投的创立发展,伴随着中国环保市场一路逐渐发展起来。“从需求端来说,环境问题越来越多。10年前,我们需要把自己作为环保行业的旗手做宣传,现在根本不需要,很多人自发会进入这个行业,这里有很多投资机会,但至于怎么投资、什么时候投资,见仁见智。” 张立辉强调。

  相比较TMT等领域,环保这个领域显然更需要沉淀。他认为,正是因为青云创投多年坚持专注这个领域,才建立了行业内独特的能力和专业积累,而他自己也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行业怎么演变都好,仍然有很多熟面孔在这个行业里工作。“尽管我不会投资他,他也不需要我的融资,但是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感慨万千,感觉很亲近。这些企业家在投资圈里也不太能够找到能跟他们说共同语言、经历过一些共同的人或事情的人,所以在这个行业里,很多人跟我们见面,基本都是一见如故,很认同我们。”

  投融资需要练就长期忍耐性

  谈到环保领域的投融资难点,张立辉说,说这个行业投资周期长其实不太全面。在他眼中,环保投资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做运营的投资商,就是有钱就拿一个运营项目;第二类是做EPC或者建设,帮忙采购东西或者建设设备的人;第三类是专门做设备、药剂的,这类都是消耗品,也谈不上多少年的回报周期。“大多数讲回报周期的,都是做运营这块,在我眼中,能有10%的回报就很好了,低于8%就不太好做。因为这种投资会有稳定的现金流出,就像建设高速公路一样,你没办法指望修一条路,两年就能收回成本,他们需要八年十年的回收期,我觉得是正常的。”

  另外,从退出的角度讲,张立辉认为,如果一个投资人来给你融资,问你怎么退出、什么时候退出,他所指望的是快速回报。但这种心态在环保行业不适用,因为这个行业很难平滑增长,基本都是台阶式的增长。“退出对我们来说也是难点,我们给的最长的期限虽然也到了十年以上,但这个事情,我们也在琢磨。”张立辉说,现在青云创投对环保类的投资,希望能变成一个全产业链的投入,利用自己在行业里的人脉和资源积累多点投入,实现集中爆发。“比如我在行业内布局多个点,把所有资源集中在一个点上贡献力量增值服务,这样就会取得爆发,加上跟上市公司的布局,我们投完这个项目后,能有很好的项目可以马上卖给他们,而且价格绝对不比上市的回报低,这样我们就可以退出了。”

  张立辉承认,环保行业里很难出现独角兽。“这个行业所谓独角兽是透支未来十年预期,但是环保行业里,十年之后的预期都无法透支,所以未上市之前就达到十亿美金,这个估值我觉得在这个行业里不太可能。但是往后看五年,环境投资会和产业结合得越来越密切,如果看不到这点,你就不适合做这个领域的投资。”在他看来,独角兽更容易出现在科技领域。

  对于未来如何抓住机遇发展,张立辉说,青云创投成立了一个3000万美元的早期基金,给每个项目投50万美金,产品也在向两端扩张,一端扎根到行业里深入地去耕耘,另一端做更早期的基金,“这样我们可以一下子投入多几个项目,也就更有可能抓住一些有潜力的独角兽了。”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