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遇冷、单车卖身、货架撤柜......创业的风口你还敢追吗?
稿源:达州资讯网  2018-05-24 21:27:59 报料热线:51850000

猪没飞起来,却死了很多追风的少年!
  猪没飞起来,却死了很多追风的少年!

  文 | 蓝岸

  曾几何时,多少创业者被雷军一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鼓舞的激动人心,于是各位创业者拼命寻找风口,拼命趁风口,没在风口上也要给自己设计一个和风口沾边的业务名称,仿佛这样,自己的公司就能成为那只顺势腾飞在风口上的猪,像朝阳一样冉冉升起,光芒万丈,自己也能顺势登上福布斯财富榜,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更多时候,这些所谓风口上的猪并没有因为风口而腾飞,他们可能真的是猪,但是风口却不一定是真风口。因此,他们通常被吹起来不久后,就跌入了深渊,与他们一同跌入的,有无数追风的少年,还有无数想趁着风口大赚一笔的投资人。这些投资人被亏的血本无归,投诉无门,只能痛恨自己辨别真伪风口的能力实在太差。

  今天,我们就来理一理近几年都有哪些伪风口坑坏了创业者和投资人。

直播遇冷、单车卖身、货架撤柜......创业的风口你还敢追吗?
01

  无人货架

  去年下半年,无人货架突然火爆了,备受资本青睐。一时间,各种品牌的无人货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果小美、便利蜂、猩便利.....40多家无人货架公司以气吞山河的势头,拿下资本30亿元融资。然而,这个行业融资速度远远赶不上烧钱补贴的速度。跑马圈地攻占办公室大半年后,无人货架开始频繁撤柜、节节溃败。

  伴随风口极速回落的,头部玩家果小美似乎也没有逃过。从2017年6月末获得第一轮融资,到爆出果小美已撤退传闻,只经历了240天时间。

  业务覆盖59个城市,铺设货架终端近10万台,无人货架当家花旦果小美疯狂扩张1年后,传出倒闭的消息。

  今年5月4日,无人货架头部玩家“果小美”解散的消息流出。这则消息大意为,果小美即将解散,货架上的食品免费赠送,大家江湖再见。尽管果小美官方微博迅速澄清这是造谣,但果小美多地撤退货架、业务停滞已成事实。

  无人货架行业里糟心的不止果小美一个。便利蜂因供应链短缺大规模撤柜、猩便利被爆拖欠部分供应商货款........无人货架似乎真的“凉了”。再过不久,或许街头露天场所堆积如山的废弃单车旁,将出现被遗弃的无人货架。

  一位投行人士说,“VC已经闻无人货架色变了。猩便利和果小美就是个碎钱机,把整个行业都带沟里了。去年猩便利亏欠供应商货款的事,波及了全行业,供应商基本不给无人货架企业账期了,这对创业公司来说压力非常大。”

  只是没想到这阵风停的这么快,无人货架很难再拿到钱。

直播遇冷、单车卖身、货架撤柜......创业的风口你还敢追吗?
02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们

  2017年,共享经济似乎迎来了风口。

  共享单车的两大巨头摩拜和ofo纷纷以“新四大发明”之名走出国门;美国共享办公大咖Wework进入中国;共享雨伞、共享服装、共享洗车、共享篮球等等打着“共享”旗号的项目也频频亮相。IT桔子发布的季度报告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共享经济领域投资58起,融资481.63亿,约占整体市场融资的30%。

  然而,这股共享经济的风并没有刮多长时间,2017年中旬便开始出现了“伪风口”的状态。

  随着资本和政策的收紧,靠资本推动、盈利模式难寻的共享经济遭到冲击,“倒闭潮”蔓延到各个共享领域。

  一家又一家的共享单车倒闭;3万把共享雨伞一周内全军覆没;刚刚开业的共享睡眠仓被关停;陆续有共享充电宝公司被资方劝退。一年来有接近20家以共享为概念的企业正式宣布倒闭,退押金难随之成为行业通病,公众对共享经济渐渐失去信任。

  除了投资ofo、摩拜的投资人收获了回报,其他的跟风者皆全军覆没,就连单车巨头――摩拜最终也选择了卖身美团。

  如今,人们除了出地铁偶尔骑一段共享单车外,还有谁会提起其他的共享项目呢?

直播遇冷、单车卖身、货架撤柜......创业的风口你还敢追吗?
03

  O2O

  2015年,o2o成为互联网新宠,不管是百度入局,阿里巴巴做口碑,还是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巨头们都在不断完善o2o服务。

  然而,不到两年时间,这个风口已经过了,大量的洗牌吞并出现,O2O市场一片哀嚎,死掉的项目不胜其数。上门洗车平台相继倒下,大厨上门平台门可罗雀,生鲜上门尸横遍野……太多靠烧钱为生的O2O项目终于耗尽了资本的热情,O2O死亡名单越拉越长。有媒体曾做过统计,截至2016年上半年,之前拿到投资的数千家O2O企业,只有不足四分之一进入B轮,其余的都走到了生死边缘。

  O2O项目倍受质疑,资本撤离,2015年的投资低潮期由此而来。

  根据艾媒咨询权威首发《2016-2017年中国O2O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O2O市场规模达到6659.4亿元,较2015年增长42.7%,由于市场刚需拉动,即使在资本遇冷的环境下,2017年中国O2O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缓慢增长,达8343.2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各行业O2O市场领域不断拓宽,用户需求逐渐被放大。但是,随着用户消费行为趋于理性,“伪需求”泡沫被戳破,不同行业O2O模式推进过程略显艰难,造成大量O2O创业公司由于企业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行业规模发展受到限制。

直播遇冷、单车卖身、货架撤柜......创业的风口你还敢追吗?
04

  VR

  在中国,VR创业来势凶猛,席卷全国,前年这个时候,创业者们高喊“2016年是VR元年”。

  热潮之下,从未涉足VR的公司也杀了进来,动静最大的当属阿里。阿里先成立了VR实验室,在影视和购物两个方向发力,其中影视内容输出到优酷平台,购物方面则是启动了Buy+项目。双十一时,Buy+项目正式发布。

  其他大公司也没闲着。腾讯在2015年12月公布了侧重于游戏方向的VR平台战略;乐视发布了侧重影视方向的VR内容生态;小米成立了探索实验室,其首个科研项目就是VR;锤子当时也宣布进军VR领域;华为推出了自己的VR眼镜,有些型号的手机还配发类似谷歌Cardboard的简易VR眼镜。

  风口之下,投资人和创业者相谈必称“VR”,要不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

  但也有评论人指出,“VR的确是下一代计算机平台,同时也是一群浮躁创业者的坟墓!”兴冲冲冲进VR领域的创业者没有想到,这句话竟很快变成了现实,“VR元年”还没有展开就结束了。

  2016年9月开始,VR公司倒闭、转型、裁员的消息不断见诸媒体,涉及的企业包括暴风魔镜、米多娱乐、众景视界等。曾发布过鹿晗VR演唱会、拿下《我是歌手4》和吴亦凡IP的米多娱乐,更被传出欠薪新闻,其不少前员工向媒体反映,公司拖欠他们半个月到4个月的工资,“整个技术部门半年多的工资都没发!”

  暴风魔镜的处境可能更具有参考价值,这家出身于“妖股”――暴风科技(300431,股吧)的VR头盔公司在2016年10月20日被曝出裁员新闻,据报道,团队规模从500多人裁减到300人,办公室空了一半。好在其母公司家业大一些,相关善后工作都已处理妥当。

  事后,暴风魔镜CEO黄晓杰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次的资本寒冬很冷。”

直播遇冷、单车卖身、货架撤柜......创业的风口你还敢追吗?
05

  3D打印

  2013年,大量的3D打印专利保护到期,以美国Stratasys公司为首的老牌3D打印制造商释放一大批专利,降低了许多企业进入3D打印领域的门槛。这带来了硬件市场的繁荣,更让3D打印的风潮从海外刮向了中国。

  同年,国内开始加大对3D打印的扶持力度,资本市场也对3D打印的前景十分看好,推动了中国第一波3D打印创业潮,像老牌3D打印企业北京太尔时代就在2014年初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从那时起,初创企业开始遍地开花。一些创业者只是购置了若干台桌面级设备,便打算卖3D打印模具、手办和人像了。在这些面向消费市场的创业项目中,扩张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3D打印照相馆和提供3D打印服务的平台。

  3D打印照相馆被视为3D打印向大众普及的先行者,发展的比较好的可以开出几十家连锁店,每家店每天能接7到8个单子。在短暂的猎奇后,商业模式的问题开始显现。

  3D打印价格昂贵,很难让消费者接受。其次,人心浮躁,期望3D打印机可以在不培育市场和用户的前提下直接进入家庭市场。2015年是一个分水岭,部分急功近利的投机商制造了成批低质量的3D打印设备,破坏了3D打印领域的口碑。另外,3D打印之所以“火”,不排除投机商借概念炒一把,将3D打印渲染成“万能打印”,而忽略了其应用领域和范围。这使得部分不成熟的产品在走向消费市场时,让消费者看了大跌眼镜,更进一步诱发了社会舆论本能的逆反。

  消费者的失望情绪加上低迷需求逐层累积,令资本方也逐渐看清3D打印的局限性,继而导致大量创业者的融资无法及时跟进,带来沉重的打击。

直播遇冷、单车卖身、货架撤柜......创业的风口你还敢追吗?
06

  P2P

  在过去的两年,P2P平台在国内经历了野蛮增长。

  2016年,国内股市将近下跌了10%,而P2P平均贷款收益率在10%以上,将近是银行存款收益率的3倍,许多人在没有更多可选项的情况下,只能将资金投向P2P。

  然而,随着监管机构对行业乱象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整顿工作,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日子正在变得“很难过”。

  2016年,风投对金融科技的热情衰减,而这种衰减主要表现在对借贷初创的投资方面,保险科技和监管科技逐渐代替网贷平台成长为了新的投资热点。相比于只针对互联网,更实质的业务将是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2017年,P2P平台的数量逐渐减少,更有不少网贷公司出现了估值缩水的现象。监管的收紧、资本的流出以及政府的“冷落”将令风口的“猪”们随时面临着摔落到地的危险。

直播遇冷、单车卖身、货架撤柜......创业的风口你还敢追吗?
07

  直播

  2016年,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好迎接的姿态,就急匆匆的在资本寒冬的呼声中进入了“全民直播”的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亿1000万,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亿2500万,占网民总体的45.8%。保守估计,具有即时、鲜活、亲近等优势的直播平台超过500家。

  可以说网络直播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行业,成为其中最火的热点。但随着行业内大量平台的诞生和资本巨头涌入,问题开始逐渐显现:直播服务的运营成本正在急速增加,商业模式同质化也日益严重。而这两大问题导致众多直播平台几乎难以盈利,只能鏖战在烧钱混战阶段。

  广电总局在这个节骨眼上下发了通知,责令映客、花椒、一直播、小米直播、六间房、快手、在直播等直播网站进行全面整改,更加速了整个行业的洗牌。

  这种变化体现在直播巨头陌陌的身上更加明显。

  2016年直播元年来临,早已布局直播的陌陌全面转型,直播业务气势如虹。当年全年财报显示,2016年陌陌净营收5.5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其中直播业务占比80%;净利润为1.45亿美元,而2015年净利润仅为1370万美元。

  然而,这份历史最佳财报发布之后,火了一整年的直播热潮退去。陌陌的直播付费业务开始下滑,付费用户增量不再,投资方开始逐步减持股份。从2016年Q3到2017年Q1,阿里和经纬中国多次减持,阿里从持股21%下降到5%以内,直接退出主要股东行列,累计套现9亿美元以上;而经纬从持股17.2%下降到10.6%。同时,唐岩本人也通过减持套现1.5亿美元。

  昔日红极一时的直播,也没能逃脱“伪风口”的宿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投资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