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未来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听听创投圈怎么说
稿源:达州资讯网  2017-05-07 21:32:00 报料热线:51850000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5月07日讯 证券时报记者 张国锋

  自从Alpha GO战胜李世石后,人工智能开始成为创投界最火热的风口,几乎所有投资人都在密切关注这一创新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商业价值和投资机会。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更是直言,互联网只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

  但是,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有所为有所不为。现阶段国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算法上跟国外仍有一定差距,而各类创业公司戴着人工智能的光环迎接资本的涌入。但人工智能未来真正的投资机会在哪里?未来国内的人工智能发展会朝什么方向前进?在日前一场主题为“人工智能浪潮正在到来”的圆桌论坛上,将门创投创始合伙人/CEO高欣欣、高捷资本合伙人刘龙云、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首泰金信投资合伙人俞黎、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毛丞宇、云九资本董事总经理邱谆、晨兴资本合伙人袁野就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人工智能在行业领域如何落地?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技术,但是对于所有投资机构来说,技术永远是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技术如何落地与行业和应用。那么,人工智能在行业领域如何落地?哪些行业的具体场景值得关注?

  毛丞宇认为,从应用角度来说,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方面,在技术含量方面显得更重要。如果这两年深度学习没有突破的话,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很多商业机会可能就不会存在,或者一些投资标的都没有。从云启资本的角度出发,毛丞宇认为,商业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跟人工智能的相关度更高一些,人工智能在相关行业的应用,是他们更为关注的。“我很看重本身有一定技术基因的团队,同时他们要在一个行业里占领一定的制高点,有数据、应用场景,同时懂得搭建一个人工智能方面的团队,把技术做很好的结合,能在一个垂直行业里做得更好,让用户体验更好,从而把效率提得更高。”

  在谈到中美两地人工智能创新团队的区别时,邱谆指出,双方在人才储备上有一定差别,尽管最近一两年出现了人工智能专业,从人才数量上来说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目前很多国内公司在做人工智能板块时,还是会在硅谷设点,原因就是硅谷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在布局人工智能了。

  但他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机会非常大。首先,中国在数据敏感度上低于美国,虽然美国具备了很多算法,但是却很难拿到数据,因为他们的数据都被各层保护着,而中国要获取数据的难度要低得多。其次,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强。以自动驾驶为例,中国的项目已经有一两个项目在跟地方政府谈判,地方政府甚至能划出一个区域,让自动驾驶车辆在这个区域内跑,这在美国是难以想象的。“回到总体的人工智能投资机会,我们非常看好其中的机会,因为人工智能确实是从技术驱动层面的能力革新,机会非常巨大。”

  袁野指出,他们更关注消费者或者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围绕目标看人工智能在当中能起到什么作用。从企业端来说,他认为,可能企业在基础设施方面还需要人工智能做一个基础的升级。而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互联网基础设施做得非常强大,给了企业更多空间把消费者体验做得更好。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过去20年一直有个亘古不变的规律。每一个产品新出来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然后产生混乱,从而带来一个新的机会,再产生一代新的算法和技术,把混乱屏蔽掉,找到规则。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跟每一个机器,跟每一个人越来越相关,维度越来越多。人工智能跟每一个消费者有一个非常深入的应用,它们可以提高更好的匹配效应和信息的分发效应。“在这点上,中美两地都很像,美国大的社交公司跟中国的腾讯等公司都在投入巨大的资源、人力和财力,完成所谓算法层、应用层,形成很好的效应,不断迭代它们的技术。我们长期关注看能否通过好的产品或者技术或者一整套方案,提升比过去10倍以上的效率的应用,这是我们特别喜欢的投资机会。”

  金融+AI或让中国弯道超车美国

  俞黎指出,前两年所有企业标的都在说互联网+,但今年大家都在讲一定要AI+,现在很多投资人在看项目的时候,很多企业都在说人工智能的概念。实际上,人工智能在很长的一个阶段里,已经深入到广大百姓生活当中。对于机构来说,他们愿意布局离钱比较近的应用端。俞黎认为,在国内,优势在于有大量数据积累,因此在中国的应用端可能会有很大的突破。

  刘龙云认为,在一些比较传统的行业,在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等相关的领域已经很长时间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人工智能会运用得越发深入和广泛。而在这样的领域里,风口上的行业可能只能容纳一家上市公司,把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应用到制造行业去,实际上对机构的投资回报会有一个保障,或者是一个可期待的结果。“中国的大数据数量太大了,在所有制造业里基本也是最大的,从中产生的数据和通过数据、判断提高检测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人工智能,在这当中会进一步巩固中国智造大国的地位。”

  熊伟铭表示,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或许可以得到最直接的应用,它可以省掉很多数据的标签化。“在其他领域,实际上需要大量的监督学习过程。从人工智能与行业结合的角度来说,能不能找到一个非常窄的切入点,能否切进去,切进去之后能否做成一个护城河,这也是能否形成快速商业化机会的策略。”

  熊伟铭认为,现在很多金融创业者更多是纯的金融创业者,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互联网出身,需要找传统行业。而从创业角度来说,在中国要获取数据比美国容易得多,由于美国各种隐私法,让数据难以获得。中国有可能像移动互联网超过美国、移动电商超过美国一样,中国未来在金融技术的应用上,很有可能弯道超车超过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