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创投圈走向海外扩张道路 印度成为领头羊
稿源:达州资讯网  2016-11-07 10:21:23 报料热线:51850000

  随着国内创投圈迎来了资本寒冬,手握热钱多少有些烫手,于是“天使”们开始把目光望向海外,东南亚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后,又一次承担了来自中国的“压力”。来自国内的资本和创业者开始在印度、泰国、新加坡等地轮番表演。

  印度成为领头羊

  两年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第一次响起,中国的创投热情被迅速点燃。今年年初,亚洲土地上另一大国也发出了类似的声音,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站在新德里标志性的Vigyan Bhavan讲台上高喊“Start Up India,Stand Up India(印度创业,印度崛起)”。

  虽然口号刚刚喊出不久,但这个拥有巨大创业红利的国家已经被海外创投人盯上,尤其是中国。

  同为金砖国家,印度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与中国具有相似性,自然在互联网创业方面也可以具备类似的土壤和阳光雨露。公开数据显示,2016-2017财年第一季度印度的GDP增速加快到了7.9%,虽然这一数字遭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但增速领跑全球早已不是新鲜事。这意味着印度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开发空间的市场,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业者们坚信互联网可以争得一席之地。

  根据印度互联网和移动协会(IAMAI)发布的《2015年印度互联网报告》显示,2015年印度网民数量快速发展到了4亿,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互联网大国。其中,87%为移动手机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率为55%。

  而除了与中国类似的人口红利以外,印度在IT人才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LinkedIn统计,2014年,印度的班加罗尔、普奈、海德拉巴和金奈已经成为全球IT人才流入比例最高的城市,其中每个城市都有约40%来自全世界的IT人才会集于此。

  于是,互联网创业者们想要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便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独角兽们的扩张

  故而,在模式方面,印度成为承接中国的最优选择,国内的独角兽们也早已看中这一点,向外扩张。

  “在2014年-2015年间,印度很盛行的一句话是,Copy from China。”一位在印度创业的中国创业者这样说道。

  复制中国模式。当国内的互联网创业愈发进入白热化的竞争时,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蠢蠢欲动,瞄准印度这一第二战场。况且,巨头们早已先发制人。

  2015年8月,富士康通过旗下新加坡子公司投资印度电商巨头Snapdeal的消息一经曝光,这个“印度版淘宝”就越来越被国内投资人所熟知。事实上早在2014年,Snapdeal尚未坐稳印度电商第一宝座时,亚马逊、eBay等美资还在印度的电商圈子内押宝。而Snapdeal的创始人兼CEO Kunal Bahl早已表现出对阿里巴巴模式的青睐,他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我们从阿里巴巴学习到很多东西。”在国际电商纷纷布局印度市场的重压之下,来自中国的成功案例给了Snapdeal信心。Kunal Bahl说,亚马逊是一家好公司,其在美国市场很成功,但在非美国市场就不一定能很成功,Snapdeal不会害怕与亚马逊这些跨国巨头的较量。

  今年8月,Snapdeal再次迎来了5亿美元的融资,这次的领投身影中,出现了阿里巴巴。而这只是阿里巴巴在印度电商布局的一小部分,“印度版支付宝”Paytm在1月份也获得了来自阿里巴巴5.75亿美元的融资,而此后Paytm也顺利跻身“独角兽”行列。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腾讯、百度、滴滴等中国资本纷纷抛出橄榄枝,印度版滴滴、印度版微信、印度版大众点评等也在逐渐崛起。

  天使翻山恐折翼

  所以,创业这件事不是创业者自己的独角戏,更重要的一方是投资人,没有资本的照拂与孵化,再多的“点子”都可能死于摇篮之中。

  显然,资本层面尚属印度的短板,只能依靠海外的力量,熟悉的运营模式和类似的优势条件让印度创企和中国投资机构有着先天互相吸引的特征。于是,出海创投在国内有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的劲头。

  10月26日,百度DAP联合36氪在北京举办了“WISEx出海创智论坛”,探讨了出海变现和内容创业出海的可能性。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格局逐渐变化,百度在压力之下转头海外,并且谋划着带领更多创投人士出海的可能性。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龙宇在演讲中“骄傲”指出,阿里与腾讯在国内肉搏的同时,百度或将在国际市场弯道超车。

  围魏救赵,或许能成为缓解国内竞争压力的一味良药,故而在中国面临“无处可投”的天使们才不惜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以图开发新的大陆。然而还是那句话,投资需谨慎,看起来十分美好的海外市场也不一定十全十美。

  以印度为例,“穷”仍然是其无法摘掉的帽子,所以即便是具有广阔的空间,却仍旧面临购买力低下的问题。此外政策上的排外性给这片蓝海筑起了高高的防“风”堤。一位在印度创业的中国创业者抱怨说,“外企在中国拿个牌照最多几个月,然而公司在印度拿牌照要花大半年的时间,而且公司还必须要挂一个印度法人。没有一个国家是这样对待外资企业的。除此之外,在印度需要三个月换一次签证,外资企业没有任何政策优待。”

  新金融记者 韩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