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创业者忠告:专注一个小痛点,跨界非常重要
稿源:达州资讯网  2016-10-24 14:39:42 报料热线:51850000

  钱颖一:腾讯的很多产品都是针对年轻人,你已经是非常年轻的70后了,但你的很多产品是给80后、90后,现在是00后用,通过什么方式理解这些年轻人,让他喜欢你的产品?我知道你有团队在设计,但最后还是需要你来决定方向,你怎么能跟上这些年轻人的想法?

  马化腾:当初创业时我们还年轻,那时候把握用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岁数大了,有些产品我们用过觉得好像没意思,但后来在国外很火,美国的青少年特别喜欢。我们错过很多机会,包括现在国内一些新兴的多媒体,或者一些社区的创业,都有错过。岁数大了确实错失很多年轻人的触觉。

  现在我的办法是,如果你自己不能解决的,你应该让了解的人去做。你可以多和年轻的用户接触,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你也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去投这样一个企业。或者,让更年轻的一些员工更快速地走上来。

  钱颖一:你们有什么制度化的安排,给特别年轻的人发展机会?

  马化腾:人才方面我们需要更努力的年轻人,或者勇于创新的一些人才能够出现。我们在内部也是鼓励内部竞争,你有一些很好的想法,就大胆地去试。

  钱颖一:现在90后、00后在你们内部是什么作用?现在高管层还是70后、80后?

  马化腾:对,基本都是70后。

  钱颖一:现在大学生都是95后了,很多都是90后了,今年清华入学的有00后了。你们的产品又特别针对年轻人。

  马化腾:我们把微信做成一个开放平台,让很多年轻人喜欢这个产品的服务,由别的公司开发,在微信里能够使用。这是一个解决方法,我们未来希望通过一个“小程序”搭建新的生态环境,能让别人开发一些年轻人的产品,在我们平台里面跑,同样我们自己也开发。

  钱颖一:这几年,国内创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创新、创业是一个高潮,我记得上一次创业高潮大概是本世纪初,2000年左右。你是那一次创业潮里的幸运儿,也是现在年轻人的偶像,你怎么评价这两个创业时代,对现在的创业者有什么忠告?

  马化腾:我觉得现在创业的条件比我们当年好得太多了,要资金有资金,要环境有环境,人才又多。现在这几家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云平台上打造生态平台,创业门槛其实在降低,这是非常好的事。当然门槛低了,创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比我们当年还激烈,有利有弊。

  钱颖一:在这种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到底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创业者能够脱颖而出?

  马化腾:第一,要专注解决一个痛点问题。我每个礼拜都会收到一些信件说,我可以帮你实现什么。在我看来他想得太大了,我的建议是:你想小一点,解决一个问题。

  比如说,能不能用手机解决停车的问题,找停车位的问题;或者其他一些小问题,比如考勤、学校的作业安排等等。总有一些小的痛点让你觉得平时不方便的,想想能不能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创业其实不需要太多人,一个人、两个人就可以解决,当这个想法通过互联网来验证,再逐渐扩大,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

  第二要留意跨界。跨界非常重要,现在我们说互联网+,更多谈的是各行各业的创业企业如何和互联网结合跨界。在两个领域之间――比如IT和医疗等等这些跨界的东西是不是有机会,因为那是一片蓝海,其他的都是红海,细分下去也都是红海一片。最初的时候往往就是可能懂这个的人不懂那个,懂那个的人又不懂这个。如果你两个都懂一些,就有很大的优势了。

  未来的创新包括以后很多传统创业的转型,往往是跨界的,而且这个产业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里面你能抓到机会的话,是一个创业的好方向。

  钱颖一:任何创业都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和挫折,我特别想知道,你在创业中曾经碰到最大的困难和难题,或者失败的经历是什么?后来是怎么应对的?

  马化腾:腾讯从小做到大应该有三次特别困难的时候。一个是我们开发出来的产品最早想卖给运营商,我们想像卖电子邮箱系统一样卖很多套,当时那些大的ISP、ICP愿意买。但后来发现即时通信这东西它天然只有一套,这可怎么卖?而且我们当时投标还输了。这是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产品不一样的地方,传统的电信产品一中标做完就走,而互联网产品需要你不断创新不断维护,不能做完就走,没有人维护它就死了。

  类似的困难很多互联网企业都遇到,我相信百度也是。搜索本来想给门户提供的,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入口。当年我们的QQ是卖不出去,砸在自己手上了。但用户疯涨,我们没钱买服务器,那时候很艰难,压力很大,做不下去就要卖掉。

  当时一些早期的朋友帮我们找来了投资者,一个是IDG,一个是香港盈科数码,各给了110万美元。后来他们又把股份卖给了南非MIH。

  投资人进来后,我们也没有真正找到商业模式。当年投资者担心没有商业模式,不知道怎么挣钱,惟一的想法是养肥了卖掉。IDG曾经拉我们去见新浪等互联网公司,开始有人感兴趣,但后来都没看上我们。

  钱颖一:第一次困难是没中标,第二次困难是人家看不上你们。

  马化腾:文人相轻,IT男之间也相轻。当时有新浪技术人员觉得这个软件他们一个月就可以做出来,不用收购。

  (这些困难)后来逼着我们很早就要想有造血能力,所以第一时间跟运营商做了第一个产品――移动QQ,短信和电脑的QQ消息互动,一月5块钱。包月费是我们收入的第一桶金。

  那时大家都以为死定了。我们创始人也在讨论,这些讨论还是有作用的,我们比国外的产品做得更适合中国人使用。我们针对中国特殊的网络做了大量优化,我们建一个点,撒三张网,就是电信、联通和教育网,让它们互联,我们把它们集中起来,这样的话用户使用起来速度最好,传送文件最快。当时建立的口碑就是我们传输速度很快,这是一个很大的刚需。

  我们有聊天室,当年聊天室对产品的冷启动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大家都在聊天室里讨论,就交上朋友了。第二是我们的头像,个性化也是我们比较早的创新。用一个一个创新解决一个一个痛点,你才可能赢。

  几年前新浪微博起来之后,开始从社交媒体转向社交网络,那时候我们听说,谁谁学校里有一个微博做班级之间的通信,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危机。它开始往下撒网,第一反应就是我们也要做微博。但这很难,同样的产品是没有办法去战胜对手的,你只有找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产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微信就这样诞生了,它是纯手机的移动通信。

  钱颖一:这是有意设计的,让3个团队互相竞争吗?这是你的决策吗?

  马化腾:确实是有3个团队报名。当时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从PC到移动怎么打?当年诺基亚从前一年市场份额70%、80%规模一下子掉下来,安卓、苹果这类智能手机迅速替代了传统功能机,互联网企业反应过来的才能活下来,没反应过来就死掉了。我们是最早拿到这张船票的,没上船的再也过不来了,这是最大的一个危机。

  微信最初就是一个邮箱。微信其实是邮件,是个快速的短邮件,只是它快到让你以为不是邮件。

  最主要的问题是,微信刚出来时用户数据起不来,大家觉得这就是一个简单的QQ。真正的启动是语音,按了就可以讲话,录音就出去了。这是国外同类产品没有的功能,包括像WhatsApp也没有或者功能藏得很深。我发现有这个功能之后,它迅速就火爆了。它把很多不习惯手机打字的高管变成了微信用户。

  还有就是跟手机通信录的整合,QQ用户数据的导入,你一看通信录好友装了微信,就赶紧也装上了,这是社交链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