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或设债务统筹机构 须防暴力出清酿苦果
稿源:宣汉资讯网  2016-07-06 12:09:20 报料热线:51850000

  和讯网消息 当前,中国最大的基本面是债务问题,尤其是债务结构问题。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首席债券分析师明明认为,本轮债务处理涉及部门众多,尤其是债转股,牵涉国资委、发改委、以及一行三会及其旗下管理单位,这样的跨部门行动非单一部门所能主导,未来成立专门的机构或是小组来进行统筹处置跨部门的利益切割与成本分担势在必行。

  而在此前国新办吹风会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同样透露,中央已经形成共识要对债务问题进行统筹管理,未来还将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更有甚至,外媒猜测中央财办主任刘鹤正在指导各监管部门处置债务问题。

  对于中国债务所面临的挑战,从总量上看,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为224%(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为255%),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比较突出,达131%(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为171%),不仅仅高于发达国家,在新兴市场中也处于前列,但居民部门与政府部门杠杆率低于警戒线,而且处于偏低水平。

  而据IMF测算,中国不良贷款总额8.2万亿人民币,潜在损失为4.92万亿,约占GDP的6.9%。明明表示,自超日违约之后,信用风险愈积愈重,银行不良率不断提高。考虑到过去3年,商业银行已经用拨备核销以及其他市场化手段处置了约2万亿的不良贷款,总量风险仍然可控。但对于一些区域风险较高地区的城商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仍然存在压力。

  一般来说,去杠杆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通过温和的通货膨胀,促使一般物价上涨,能够自然化解债务难题。此外,还可以降低利率、增加税负、提振增长、违约破产、争取外援和金融危机等方式,其中通过金融危机被动地去杠杆是最为剧烈的方式,刚性兑付的集中打破,信用风险在短期内爆发式的暴露意味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代价过于巨大。

  从具体情况来看,伴随着去产能的日益深入,今年违约的信用债中,产能过剩行业占据大多数情况,且连续违约的现象频频发生。但明明认为,虽然刚兑已破,不过其仅存在于事件层面,大多数违约公司仍然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而已经完结的案例中,并未产生任何本金损失,距离“真正”的刚性兑付仍有距离。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近日举行的一场企业债务问题专题研讨会上表示,要加强对杠杆率特别是企业债务问题的研究,在整体上保持去杠杆的有序渐近,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积极稳妥地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不过 ,明明提醒,紧盯着债务端去杠杆而成功的国家实为少数,看着流量的GDP来去存量债务有点不合时宜,通过破产、债务减记的方法暴力出清,不但会抬高整个市场的风险溢价,同时也会造成全社会资产负债表的收缩。

  明明建议,处置债务危机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对相关羸弱部门资产负债表注资支持,即通过杠杆率空间上的转移来换取增长的时间。长期来看,理顺央地间财税关系、土地财政、国有企业软约束问题方为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