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精准供给”助推牛产业发展
稿源:宣汉新闻网  2016-10-05 11:17:04 报料热线:51850000
   
    宣汉县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结合生态和资源优势,强化黄牛品种保种保育和牛品种创新培育,积极探索“精准供给”养殖模式,推广养殖新技术,助推牛产业发展。

    达州市达川区檀木镇的陈远柏,2012年被宣汉的发展环境所吸引,投资3000多万元,注册了蜀宣锦宏牧业有限公司,在大成镇瓦窑村建起了120余亩的养殖场,养殖蜀宣花牛160余头。

    他说:当时我们到处去收这个牧草,发动老百姓割青草,导致我们成本高,每头牛每天摊14--15块,这成了我们发展的瓶颈。

    一边是养殖大户缺乏饲草饲料;另一方面,我县是全国的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每年发展玉米30余万亩,秸秆却无法利用,只好焚烧、土埋浪费了。如何使种、养殖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发展?我县探索实施“农改饲、粮改饲”,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既解决饲草饲料缺乏问题,又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陈远柏抓住机遇,扩大养殖规模,并实行订单种植,发动周边群众种植玉米、饲草等2000多亩,打造成了年饲养3000头的蜀宣花牛繁育场。

    蜀宣锦宏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远柏说:通过2014年“精准供给”过后,老百姓对青贮玉米秆是非常有信心,把所有的玉米秆都交到我们这儿,因为我们不限收、不拒收。收起过后,这样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每亩达到2000多元。

    大成镇瓦窑村1社的精准贫困户代元英,家里有5口人,平时全靠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维持生计。结合牧场的需求,她种植了2亩黑麦草、0.7亩玉米,全部交售给牧场,并在牧场打零工,收入大幅度提升。

    大成镇瓦窑村1社贫困户代元英说:种黑麦草和玉米,一共卖了1万多块钱,这个收入大。

    实行订单种植,蜀宣锦宏牧业有限公司带动周边4个村1600余户群众发展起种植业,既满足了饲养需求,又促进了他们增收。这只是宣汉县增强牛业“精准供给”的一个缩影。宣汉县按照“发挥资源优势、适度规模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牛产业“精准供给”模式,即摸清规模养殖需求,确定种植面积、种类和农户,实现需求精准、种植精准、产业精准;主推乳肉兼用牛新品种——蜀宣花牛,培育产业品牌;积极探索“南方山区饲草饲料资源综合利用、养殖废弃物种草还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一体化产业链;划定宣汉黄牛保种区和蜀宣花牛发展区,走“育种——扩繁——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实现牛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县农业局总畜牧师赵益元说:我们实施精准供给,解决了牛产业规模发展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解决了规模养殖饲草饲料供给问题,我们根据养殖需求量,发展饲草种植12万亩,综合利用玉米秸秆25万余吨。第二个方面是解决了规模养殖成本问题,每头牛每天的饲草饲料成本比原来降低5元左右,一年全县规模养殖可节约成本3亿元左右,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200元。

    目前,宣汉县已成为四川省农区养牛第一大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形成了“立足四川、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产业发展格局。截止2015年底,全县牛饲养量达28.8万头,实现牛业产值7.5亿元。